《乙烯工业》杂志社
首页 > 期刊导读
 
/ / /
 

乙烯和氯化氢生产氯乙烯的工艺研究

 
来源:乙烯工业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3-22
 
0 引言 在氯乙烯工业规模化生产过程中,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业原料用量,为实现低成本、高效率生产目的,适时创新氯乙烯生产工艺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。本文从资源节约、综合效益提升等角度考虑,探索乙烯和氯化氢生产工艺应用策略,这对氯乙烯工业可持续发展可起到推动作用。 1 氯乙烯简介 氯乙烯属于高分子化工单体,其特点包括无色、沸点低、聚合强、毒性大等,它作为聚氯乙烯必不可少的组成原料,在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[1]。氯乙烯最早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生产,生产方法以乙炔法为主,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战略提出后,乙炔法适用性大大降低,并逐渐被乙烯和氯化氢结合生产法所取代。氯乙烯生产从安全角度考虑,要尽最大可能规避生产风险,根据实际需要控制生产量,逐步提高生产成本控制的有效性。 2 氯乙烯生产工艺现状 时代发展步伐逐渐加快,氯乙烯生产要求相应提高,基于此,实施生产工艺动态创新,以便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,真正满足氯乙烯安全化、高效益生产需要[2]。分析现今电石乙炔法生产原理,即蒸发特定气体(乙炔、氯化氢气体)水分,根据配比要求对其混合处理,在反应装置中获取氯乙烯。因为生产环节温度较高,所以借助冷剂气化方式进行降温操作。对比于传统氯乙烯生产手段,这种生产方式具有低能耗、低污染、低成本、高效率等优点。从现实角度出发,此项生产工艺受技术限制较明显,对此要大力改良生产工艺,以便迎合现代氯乙烯生产需要。 3 基于乙烯和氯化氢生产氯乙烯的工艺分析 3.1 反应原理 直接氯化反应式为:C2H4+CL2→C2H4CL2+218kJ/mol。参数要求:压力控制为0.35MPa,适宜温度为113℃。 氧氯化参数要求:压力控制为0.42MPa,适宜温度在200~225℃之间,反应式为:C2H4+2HCI+1/20O2→C2H4CI2+H2O+263.8kJ/mol。 二氯乙烷裂解参数要求:压力在2.0~2.5MPa 之间,温度在395~485℃之间,反应式为C2H4CI2→C2H3CI+HCl-79.6kJ/mol。 3.2 具体流程 经模型构建对监测点进行定位,准确控制乙烯、氯化氢比例,动态观察点位变化情况,得到合理的配比关系。在此期间,全面观察环境参数变化及影响表现。氯化现象伴随放热反应,上述化学反应发生后,能量大致相同,氯乙烯生产原料选定乙烯和氯化氢,分别增设氧氯化单元,确保氯化氢精细化、一体化制备[3]。 氯气法运用从各单元工艺流程中可见,对于氯化氢氧氯化首次制备单元,特定纯度氯化氢与乙烯、氧气按一定比例置入氧氯化反应装置,适量添加催化剂,最后生成二氯乙烷与水。接下来反应物冷却、洗涤、再冷却、物质分离,处理过后送至二氯乙烷精制单元。对于循环氯化氢氧氯化单元,遵循加氢、烯烃生成、氧氯化反应这一步骤。二氯乙烷精制单元中,湿二氯乙烷在高沸塔中精制,在裂解作用下获得二氯乙烷,其中储罐用来存储低沸物。二氯乙烷裂解单元中,精制二氯乙烷先后进入裂解炉、汽化器、裂解炉,待温度加热到一定值后产生裂解反应,反应物分别为氯乙烯和氯化氢。接下来反应物在急冷塔降温,最后送至氯乙烯精制单元。氯乙烯精制单元工艺流程总结为:提取氯化氢于HCI 塔,然后带入氧氯化工序;氯乙烯塔中分离二氯乙烷;回收二氯乙烷中添加氯气,处理过后送至二氯乙烷精制单元;VCM 气堤塔中产出氯乙烯单体。 3.3 生产工艺优控 首先,适当控制反应器水量及温度。水量多少直接影响热量带走速率,并且温度相应变化,满足生成塔自控要求。其次,妥善调整氯气、氢气配比。生成氯化氢时,一定要精确控制配比量,使得氯乙烯满足安全要求和原料使用标准。具体来说,生产人员结合已有经验,借助信息软件构建反应模型,动态观察氯气、氢气变化,以便为配比关系调整提供依据。与此同时,实时获取流量值,得到反应器压力值,使其充分反应,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。再次,优控精馏系统。建立氯乙烯生产的专业团队,针对数据信息、环境参数深入分析,即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价值信息,保证配比精准度。对于设计人员来说,要创新自控系统,实现氯乙烯自动精馏。最后,优化变压吸附工艺。装置受控于信息技术,具有全自动、操作便捷等优势,最为关键的是,乙烯回收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九,所排放气体能够达到安全标准,在节能环保方面贡献重要力量。 3.4 工艺控制手段适时创新 氯乙烯生产环节涉及变量调节,在此期间要精确计算变量,使调节工作有据可依。因计算环节对准确度要求较高,为控制计算误差于限定范围,要引进PID 控制法,使计算值合理、准确设定。正常来讲,这项控制模式与自控调节阀紧密结合,其作用即获取异常数据、传递警报信息,让工艺安全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引起注意,通过启动应急预案来消除故障。在此期间,记录分析系统将数据信息逐项、分类记录,以便为故障原因分析提供依据。对比于传统人工控制模式,信息化控制手段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,这对氯乙烯工艺生产活动顺利进行起到推动作用[4]。氯乙烯生产线能否稳定、安全运行,这与故障检测系统有效性存在一定联系,因为生产环节存在较多影响因素,只有事先预测问题,并有效解决问题,才能控制安全风险,确保氯乙烯在聚氯乙烯制作中发挥应有价值。 3.5 置换生产设备 气体混合后要进行干燥处理,使水分高效排出,以往仅使用酸雾捕集器完成脱水任务,当压力差变大时,脱水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。从实用性角度考虑,引进废碱液汽提塔,这既能起到氯乙烯回收作用,又能提高脱水效率,真正满足了持续生产需要,确保成本有效控制。在贯彻节能减排战略时,对耗能较大的热水泵进行工艺创新,运用热水自循环系统生产氯乙烯,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转化器性能,减少能耗量,在满足生产前提下取得了良好节能效果。此外,有效改进压缩机设备,传统设备在氯乙烯生产环节具有能耗高、性能弱、寿命短等不足,从综合效益提升角度来看,适当优整压缩机结构,增置螺杆装置,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能耗,减少环境污染。 3.6 经济性分析 对比直接氯化法和氯化氢法的投资成本,氯化氢法单元复杂度较高,各项投资成本总和明显高于直接氯化法。将烧碱装置投资纳入总成本计算环节,由于这项投资量较大,所以安装烧碱装置的直接氯化法需大量资金支持。对比综合成本,氯气法综合成本高于氯化氢法,当原料选为乙烯、氯化氢时,意味着氯乙烯生产成本控制效果达到预期,有利于扩大企业利润空间,为行业经济、市场经济稳健发展助力。 4 结语 综上所述,氯乙烯生产涉及多学科知识,且化学反应现象普遍存在。为提高聚乙烯产品质量,满足聚氯乙烯原料质量控制要求,势必要创新生产工艺,使聚乙烯生产水平迈向新台阶。放眼长远,适当改进氯乙烯生产模式,从设备更新、工艺优化等方面入手,以实现优质生产、高效生产的目的,为我国化工产业经济稳健发展提供内动力。 [1]周学斌.氯乙烯生产工艺技术改进[J].化工管理,2019(27): 96-97. [2]杨蓉蓉.氯乙烯生产工艺过程优化的研究[J].现代盐化工,2019, 46(02): 4-5. [3]赵振霞.氯碱化工清洁生产工艺与改进研究[J].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,2019, 39(06): 199-200. [4]骆建东.乙炔法聚氯乙烯生产工艺中氯化氢气体内游离氯检测方法的探讨[J].中国盐业,2018 (06): 43-45. 0 引言在氯乙烯工业规模化生产过程中,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业原料用量,为实现低成本、高效率生产目的,适时创新氯乙烯生产工艺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。本文从资源节约、综合效益提升等角度考虑,探索乙烯和氯化氢生产工艺应用策略,这对氯乙烯工业可持续发展可起到推动作用。1 氯乙烯简介氯乙烯属于高分子化工单体,其特点包括无色、沸点低、聚合强、毒性大等,它作为聚氯乙烯必不可少的组成原料,在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[1]。氯乙烯最早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生产,生产方法以乙炔法为主,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战略提出后,乙炔法适用性大大降低,并逐渐被乙烯和氯化氢结合生产法所取代。氯乙烯生产从安全角度考虑,要尽最大可能规避生产风险,根据实际需要控制生产量,逐步提高生产成本控制的有效性。2 氯乙烯生产工艺现状时代发展步伐逐渐加快,氯乙烯生产要求相应提高,基于此,实施生产工艺动态创新,以便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,真正满足氯乙烯安全化、高效益生产需要[2]。分析现今电石乙炔法生产原理,即蒸发特定气体(乙炔、氯化氢气体)水分,根据配比要求对其混合处理,在反应装置中获取氯乙烯。因为生产环节温度较高,所以借助冷剂气化方式进行降温操作。对比于传统氯乙烯生产手段,这种生产方式具有低能耗、低污染、低成本、高效率等优点。从现实角度出发,此项生产工艺受技术限制较明显,对此要大力改良生产工艺,以便迎合现代氯乙烯生产需要。3 基于乙烯和氯化氢生产氯乙烯的工艺分析3.1 反应原理直接氯化反应式为:C2H4+CL2→C2H4CL2+218kJ/mol。参数要求:压力控制为0.35MPa,适宜温度为113℃。氧氯化参数要求:压力控制为0.42MPa,适宜温度在200~225℃之间,反应式为:C2H4+2HCI+1/20O2→C2H4CI2+H2O+263.8kJ/mol。二氯乙烷裂解参数要求:压力在2.0~2.5MPa 之间,温度在395~485℃之间,反应式为C2H4CI2→C2H3CI+HCl-79.6kJ/mol。3.2 具体流程经模型构建对监测点进行定位,准确控制乙烯、氯化氢比例,动态观察点位变化情况,得到合理的配比关系。在此期间,全面观察环境参数变化及影响表现。氯化现象伴随放热反应,上述化学反应发生后,能量大致相同,氯乙烯生产原料选定乙烯和氯化氢,分别增设氧氯化单元,确保氯化氢精细化、一体化制备[3]。氯气法运用从各单元工艺流程中可见,对于氯化氢氧氯化首次制备单元,特定纯度氯化氢与乙烯、氧气按一定比例置入氧氯化反应装置,适量添加催化剂,最后生成二氯乙烷与水。接下来反应物冷却、洗涤、再冷却、物质分离,处理过后送至二氯乙烷精制单元。对于循环氯化氢氧氯化单元,遵循加氢、烯烃生成、氧氯化反应这一步骤。二氯乙烷精制单元中,湿二氯乙烷在高沸塔中精制,在裂解作用下获得二氯乙烷,其中储罐用来存储低沸物。二氯乙烷裂解单元中,精制二氯乙烷先后进入裂解炉、汽化器、裂解炉,待温度加热到一定值后产生裂解反应,反应物分别为氯乙烯和氯化氢。接下来反应物在急冷塔降温,最后送至氯乙烯精制单元。氯乙烯精制单元工艺流程总结为:提取氯化氢于HCI 塔,然后带入氧氯化工序;氯乙烯塔中分离二氯乙烷;回收二氯乙烷中添加氯气,处理过后送至二氯乙烷精制单元;VCM 气堤塔中产出氯乙烯单体。3.3 生产工艺优控首先,适当控制反应器水量及温度。水量多少直接影响热量带走速率,并且温度相应变化,满足生成塔自控要求。其次,妥善调整氯气、氢气配比。生成氯化氢时,一定要精确控制配比量,使得氯乙烯满足安全要求和原料使用标准。具体来说,生产人员结合已有经验,借助信息软件构建反应模型,动态观察氯气、氢气变化,以便为配比关系调整提供依据。与此同时,实时获取流量值,得到反应器压力值,使其充分反应,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。再次,优控精馏系统。建立氯乙烯生产的专业团队,针对数据信息、环境参数深入分析,即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价值信息,保证配比精准度。对于设计人员来说,要创新自控系统,实现氯乙烯自动精馏。最后,优化变压吸附工艺。装置受控于信息技术,具有全自动、操作便捷等优势,最为关键的是,乙烯回收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九,所排放气体能够达到安全标准,在节能环保方面贡献重要力量。3.4 工艺控制手段适时创新氯乙烯生产环节涉及变量调节,在此期间要精确计算变量,使调节工作有据可依。因计算环节对准确度要求较高,为控制计算误差于限定范围,要引进PID 控制法,使计算值合理、准确设定。正常来讲,这项控制模式与自控调节阀紧密结合,其作用即获取异常数据、传递警报信息,让工艺安全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引起注意,通过启动应急预案来消除故障。在此期间,记录分析系统将数据信息逐项、分类记录,以便为故障原因分析提供依据。对比于传统人工控制模式,信息化控制手段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,这对氯乙烯工艺生产活动顺利进行起到推动作用[4]。氯乙烯生产线能否稳定、安全运行,这与故障检测系统有效性存在一定联系,因为生产环节存在较多影响因素,只有事先预测问题,并有效解决问题,才能控制安全风险,确保氯乙烯在聚氯乙烯制作中发挥应有价值。3.5 置换生产设备气体混合后要进行干燥处理,使水分高效排出,以往仅使用酸雾捕集器完成脱水任务,当压力差变大时,脱水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。从实用性角度考虑,引进废碱液汽提塔,这既能起到氯乙烯回收作用,又能提高脱水效率,真正满足了持续生产需要,确保成本有效控制。在贯彻节能减排战略时,对耗能较大的热水泵进行工艺创新,运用热水自循环系统生产氯乙烯,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转化器性能,减少能耗量,在满足生产前提下取得了良好节能效果。此外,有效改进压缩机设备,传统设备在氯乙烯生产环节具有能耗高、性能弱、寿命短等不足,从综合效益提升角度来看,适当优整压缩机结构,增置螺杆装置,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能耗,减少环境污染。3.6 经济性分析对比直接氯化法和氯化氢法的投资成本,氯化氢法单元复杂度较高,各项投资成本总和明显高于直接氯化法。将烧碱装置投资纳入总成本计算环节,由于这项投资量较大,所以安装烧碱装置的直接氯化法需大量资金支持。对比综合成本,氯气法综合成本高于氯化氢法,当原料选为乙烯、氯化氢时,意味着氯乙烯生产成本控制效果达到预期,有利于扩大企业利润空间,为行业经济、市场经济稳健发展助力。4 结语综上所述,氯乙烯生产涉及多学科知识,且化学反应现象普遍存在。为提高聚乙烯产品质量,满足聚氯乙烯原料质量控制要求,势必要创新生产工艺,使聚乙烯生产水平迈向新台阶。放眼长远,适当改进氯乙烯生产模式,从设备更新、工艺优化等方面入手,以实现优质生产、高效生产的目的,为我国化工产业经济稳健发展提供内动力。参考文献:[1]周学斌.氯乙烯生产工艺技术改进[J].化工管理,2019(27): 96-97.[2]杨蓉蓉.氯乙烯生产工艺过程优化的研究[J].现代盐化工,2019, 46(02): 4-5.[3]赵振霞.氯碱化工清洁生产工艺与改进研究[J].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,2019, 39(06): 199-200.[4]骆建东.乙炔法聚氯乙烯生产工艺中氯化氢气体内游离氯检测方法的探讨[J].中国盐业,2018 (06): 43-45.

文章来源:乙烯工业 网址: http://yxgy.400nongye.com/lunwen/itemid-10056.shtml


上一篇: 乙烯产品两次CO<sub>2</sub>超标原因分析
下一篇: 矿业工程论文_沙特阿拉伯矿业政策变化与投资环境分析



点击在线投稿

 
/ / /
 
 
 
 

Copyright 2001-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
本站不是《乙烯工业杂志社》官网,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,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。